English

攻克医学难关

1999-11-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晨光 我有话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跟眼睛有关的疾病,也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疑难病症之一,其复杂程度令许多医学专家都“谈眼色变”。然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赵东生教授知难而上,积其50多年来从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经验以及刻苦钻研所得学术体会,终于完成《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学》这一医学巨著。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眼病,关系到许多眼内器官。这一病症解决不好,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视网膜脱离手术包括激光、冷凝和玻璃体手术,其适应范围随着科技发展而越来越广泛,如一些眼内病的现代检查诊断和治疗技术。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学》一书的内容就是从这一基本的概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手术的基本特征和具体操作过程。

据悉,在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谈不上做视网膜脱离手术:既没有必须的医疗器材,也缺少这方面的专家。当时赵东生风华正茂,刚从国外回来不久,看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连做这一手术的透热电凝机都没有,使许多从祖国各地来上海看眼病的人纷纷失望而归,心里很不好受。怎样在缺少透热电凝机的条件下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摆在新中国眼科医生面前共同的课题!赵东生开始埋头苦干,从改进巩膜缩短术开始,首创使之结合视网膜破口并切开巩膜刺激脉络膜以封闭视网膜破口的办法,把这一手术从当时国外痊愈率60%左右一下子提高到80%左右。这一堵压破口阻断液流措施的运用虽说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后来国外许多发展起来的新手术都先后走上了这一条道路。在赵东生的带动下,国内视网膜脱离手术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来有专家评价说正是由于我们有这样一个自己的发展过程,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就能够驾轻就熟,抓住其核心成果加以改进,使之适应国内的实际情况。

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研究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必要的设备和基础材料,他也总能想办法创造条件开展自己的工作,例如用条轮布块做巩膜外加压术、用体阔肌膜做环扎术、用氧气头做冷凝术等都是赵教授在农村的卫生院里开展的;70年代国外已开展玻璃体手术,但进口器材非常昂贵,我们买不起。赵教授就和科内年轻医生及技术人员们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玻璃体切割机、玻璃体剪刀、眼内光凝机和透热电凝头等,克服了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而自1979年起,我们就能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各项玻璃体显微手术,并取得成功,这一令人鼓舞的消息告诉我们:视网膜脱离手术,我们自己能做了!

从在国外用透热电凝开始,一直到现在各项最新技术的开发;从临床实践到学术探讨,赵东生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参与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并始终走在前列,这一经历已成为中国眼科医学发展的宝贵财富。所以这本《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学》不仅是作者几十年的心血结晶,也是一部反映我们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发展史。

现在,我们终于能够看到这本以个人姓名冠名的《赵东生视网膜脱离手术学》了,该书总结了赵东生教授50多年来开创我国视网膜脱离手术的艰难历程与如今开展现代多样化手术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并有307幅彩图,684幅黑白照片、各种线条图,对读者领会认识本书的精华有重大的辅助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引用的众多彩图和黑白照片都是赵教授本人亲历的病例或实验,是非常宝贵的医学资料,无论是对初学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医生,还是对具有丰富经验的视网膜手术专家,本书都极具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参考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